2025-09-15 14:33:01
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【202507】
因业务咨询遭柜员粗暴对待投诉案
一、案例简介
2025 年8 月 18 日,某银行消保中心接到客户李某投诉。李某称其在 8 月15日前往银行网点咨询个人贷款业务时,柜台柜员王某在解答过程中,对其提出的 “贷款利率计算方式”“还款期限选择” 等问题显得十分不耐烦,多次打断李某的提问,最后甚至说 “这些问题网上都有,自己不会查吗,别耽误我办业务”。李某认为王某服务态度极差,严重伤害了自己的情感,要求银行对王某进行处理并给予合理说法。
二、处理过程
消保中心迅速展开调查,确认王某在接待李某时确实存在服务态度粗暴、缺乏职业素养的问题。消保中心及时与李某取得联系,向其表达歉意,并说明银行将对王某进行严肃处理。银行对王某作出停岗培训一周的决定,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服务礼仪、沟通技巧和客户权益保护相关知识,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。同时,银行向李某详细邮寄了个人贷款业务的相关资料,并安排贷款专员为其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,解答了所有疑问。李某对银行的处理结果表示认可。
三、法律法规链接
1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十四条规定:“消费者在购买、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,享有人格尊严、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,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。”
2. 《中国银行业文明服务公约》第六条规定:“银行员工应保持文明规范的行为举止,使用礼貌亲切的工作用语。员工在工作时,要保持仪容仪表端庄、文明、自然、着装整洁、得体、朴素、大方,使用文明用语,提倡说普通话,做到来有迎声,问有答声,走有送声。”
四、 案例启示
本案例中,柜员王某未履行耐心解答的义务,间接影响了客户获取信息的便利性,粗暴对待李某,未尊重其人格尊严,违反了文明服务规定。此案例该案例反映出个别银行柜员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。为加强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益保护,银行应执行如下:
1.强化员工职业素养教育,将服务态度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,对服务态度恶劣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,形成良好的服务氛围。
2.建立客户咨询反馈机制,确保客户在咨询业务过程中能够得到耐心、准确的解答,对于员工无法当场解答的问题,应及时记录并协调相关人员跟进处理。